非常节俭的道光皇帝,为什么没有拯救大清朝?看完就懂了

嘉庆上位的25年里,大清的战乱就从来没有断过,所以也让他心力交瘁而去世。针对清朝来说算是一个可悲的事情,但事实上整个国家的悲剧才算是刚刚开始,嘉庆去世之后由他的第二子锦宁上位,也就是道光皇帝,道光特别善于骑射,还会使用火器,抢法也练得不错。嘉庆18年,有起义军打到北京,那个时候锦宁就戴着清兵和起义军队对战,据说景宁知道这一件事情之后,就直接让那间从库房里找到了当时禁用的火器。

带着装备到养心殿去,和起义军对战。在这一场战役里面,他还亲自开枪将两个起义军击毙,打压了他们的攻势。随后就让人给嘉庆说,让嘉庆赶紧调兵过来镇压,经过努力之后,终于将这一次起义压制。从这些事情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,在嘉庆时期,起义这一事件也已经到达了一个小高潮,而且清朝开始走向衰败。而对于压制这些起义军,锦宁就发挥了很大作用,所以就给嘉庆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,之后还将他封为亲王。
值得一说的就是,他用来击毙敌人的火器,他直接被嘉庆赐了名字。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嘉庆,特别喜爱这一个儿子。在嘉庆去世之后,济宁也顺利成为皇帝,在他成为皇帝之后,才把名字正式改成旻宁。如果大家熟悉中国历史,就会发现道光皇帝在历史上,绝对是一位非常简朴的帝王。在位期间也非常勤恳,但是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却不是很高。觉得他的资质比较普通,没有办法拿出良好的治国策略,更没有办法分清当时国家形势,同时勇气和魄力都有所欠缺。
当然了,历史对于他的评价都没有错,不过道光皇帝也并不是一无是处。例如在所有的朝代当中,几乎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像他这样简朴。所有人都知道,在历史之中,道光皇帝是一位非常节俭的皇帝,那么他到底做到什么程度呢?在他上位之后,皇宫里所有的花费都开始精打细算,并且规定每年皇宫里面,所支出的银子不可以超过20万。道光皇帝对所有的事情都比较计较,就是说最简单的衣服,他的衣服并不多,而且一个月才会更换一次,就连他的龙袍都是使用旧布料做成。
除此之外他还归定除了自己,太后,皇后以外,其他人如果不到节日不可以食用肉食。虽然他也可以吃肉,但是每一次他都会吃素菜,吃肉的次数可以说是屈指可数。不仅如此,他还规定,如果没有到重大的节日,所有的妃子都不可以用胭脂水粉,至于那些服侍人的宫女就更不用说了。根据记载有一次道光为了给皇后祝寿,所以请了大臣,但那时皇宫准备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,而是每人给了一碗非常简单的打卤面。那时候所有的臣子,看到皇帝的生活都这么节俭,肯定要效仿。当然这些效仿并不是他们真心节俭,而是为了讨好皇帝。
那天看到皇帝身上的衣服会有补丁,所以那时候朝堂上所有的官员,都换上有补丁的衣服。不管当时衣服是不是真的坏了,既然皇帝都这样做了,那么自己必须要把衣服弄坏。据说那个时候,京城里面的旧衣服,要比新衣服还要贵上很多,即便如此很多人都没有办法买到。当然了,如果这样那就违背了原本节约的想法。所以一开始道光皇帝的节约,最后就变成大臣,讨好道光皇帝的一项工具。虽然道光的节约看起来是一种美德,但是换一种说法也是他比较抠门。
毕竟皇帝不是普通家里的家族,勤俭虽然好,但是皇帝作为一国之君,他所有的言行,都关乎到整个国家设计和前途。其实皇帝当时只要反对铺张浪费就可以了,如果将这些事情都加入在官员之上,那就没有任何效用,弄不好还会出现一批无所事事的官员。当然道光的节俭不仅仅是出现在衣食住行上面,就连军国事业都特别吝啬。例如道光初年新疆就发生叛乱,清朝也立刻派兵过去,最终也取得胜利,在回朝之后,皇帝也会请所有有功将领,按理来说这一种庆功宴,应该准备的比较丰富,但当时道光也只是拿出了几道菜而已。
而且那个时候道光一直在说话,根本没有吃饭,所以这些将士也不敢吃东西。好不容易来参加一次御宴,却什么都没有吃到肚子里。其实吃饭只是小事,最后道光觉得新疆没有兵力驻守不可以,但是用的兵多了,就意味着要花很多钱,而道光又不舍得从国库里拿钱,只能想办法克扣军饷来保证驻军。这样一来其他地方就不愿意了,所以这样一位抠门的皇帝,怎么可能治理好国家呢?

版权声明